貓咪是獨居還是群居動物呢?(34)
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秋季月圓時,也是家族團聚的傳統歲節;許多外鄉遊子會特地返家,與親人團圓享受天倫之樂,或相約三五好友出遊以凝聚彼此間的情誼。這些都反映出人類對於群體生活的需求,那你知道「貓科動物」的生存習性嗎?
大多數的貓科動物(像是老虎、獵豹、石虎)多傾向於獨居,或是僅以小量的族群一起生活;生物學家認為野生貓科動物因為食量大,彼此之間對於食物的競爭非常激烈,所以獨自狩獵理所當然地可以獨享獵物!但是「獅群」卻是貓科動物中的唯一例外,為了爭取環境中的生存優勢,獅子會成群結隊佔領資源豐沛的棲息地,共同保護幼崽以哺育後代,團隊合作還能夠獵殺更充足的食物量來維持物種延續。
至於我們的貓主子呢?家貓的起源可能與人類穀倉裡的老鼠有關,約在四千年前的古埃及時代,貓咪捕捉偷吃糧食的老鼠,意外地幫助人類控制了鼠患,因此便成就人類與貓咪「有條件」的社交生活圈!
但不論時空背景為何,貓咪基本上都不需要透過合作來取得生存,因此其實仍偏向獨居的習性。只是以現代貓咪的生活型態來看,牠們或許已發展出「接受」多貓共同生活的能力,也有不少母貓團共同撫育幼貓的特殊例子,但請記得當養了一隻以上的貓時,應該要確保貓咪彼此之間有水平與垂直各1~3公尺的「社交距離」,而且擁有各自獨立的空間可以獨處,才不至於造成貓咪太大的壓力喔!
《蚤不到》謝謝你/妳給毛小孩一個家;只要有你在的地方,每天都是毛小孩的團圓家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中秋團圓節『家規古訓』
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
跳蚤壁蝨通通不准上身